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李麗瓊
革命遺址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歷程,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振奮民族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加強祥云革命遺址保護,挖掘闡釋紅色文物價值,對傳承紅色文化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建設祥云紅色文化之城,都具有重要作用。
祥云有著光榮的革命史,擁有豐富的紅色革命歷史資源。目前祥云縣革命遺跡舊址共有80處,革命遺址61處,其他遺址(抗日戰爭時期)19處。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這些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仍然還需挖掘和提升。
抓好規劃,形成保護合力。黨委、政府要加強對革命遺址的認識,充分發揮在革命遺址保護利用中的作用。把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有助于推動紅色資源的發展繁榮,對服務紅色文化旅游,營造旅游紅色文化氛圍,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建立革命遺址保護與管理的長效機制,建議出臺《革命遺址修繕保護辦法》,進行立法確認,促進革命遺址保護與管理進入法治化、規范化階段。配合文旅局將革命遺址和文物保護工作相結合,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遺址,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規范管理;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遺址積極申報。配合鄉鎮以推動革命遺址保護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配合文旅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加大革命遺址遺跡、烈士紀念設施等維護修繕力度,確保革命遺址的歷史真實性和文化延續性。
加大投入,重點幫扶支持。建議建立革命遺址修繕保護專項資金,做好保護開發。宣傳、教育、文旅、民政、財政等多部門協調工作,引入民間資本參與,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捐資,整合各部門經費,集中統一使用,把需要修繕的革命遺址全面修繕、管理、保護起來。建機制與重投入并行,建立健全紅色文化傳承人才機制,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融合縣紅傳中心、縣委黨史研究室、縣委黨校、文管所、縣延安精神研究會等部門的人力、財力和文化資源,解決部分單位編制少、財力弱的“散打”現狀,加強一線業務人員培養,提高宣傳宣講能力。加大文化創意、營銷策劃、職業經理人等緊缺人才的引進,加強旅游公共服務、宣傳營銷和人才培訓。利用多媒體、3D技術、體感游戲等多種科技手段,多視角多層次地建立VR場景。
挖掘價值,有序開發利用。借助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云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實施的重大歷史機遇,以紅色文化和當地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和山水田園景觀為依托制定好全縣紅色旅游產業規劃,努力把祥云打造成紅色旅游目的地。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資、爭取投資、多元融資工作措施,激發社會資金、民營資本投資活力。讓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從單一“輸血”到“供血”“造血”,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利用的良性循環。比如紅六軍團首長駐地遺址——羅應弟老屋,已借助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云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實施的重大歷史機遇,進行了修繕,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要進一步做精鄉村旅游,推動轉型升級。要加快發展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休閑農業、旅游扶貧開發融合發展的模式,采取以農民為主體的開發模式,加強宣傳推介,注重挖掘民俗文化內涵,講好獨特故事。精心打造一批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景區項目,增加互動效應,提升旅游品質和旅游發展效益。由縣政府牽頭,組織文旅、住建、農業、財政、林業、水利、土地、環保等部門,對一些重大旅游項目辨證施策。盡快適應健康產業發展和休閑時代到來的新形勢,加快鄉村旅游轉型升級,以紅色為主帶動區域內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態文化聯動,延長紅色文化旅游的產業鏈,滿足參觀者多層次需求。
打造精品,助推紅色旅游。開發若干條“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線路,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第一條,縣城紅色旅游路線打造??稍跂|城門外建一個小型紅色文化廣場,用浮雕或雕塑的元素打造一個紅軍長征過祥云重要歷史故事的場景;到達東城,講述紅軍當年攻打祥云縣城的故事,上“鎮陽門”(紅二軍團攻占祥云縣城遺址東城門)城樓,到展廳聽紅軍長征過祥云的光輝歷史;到達紅二軍團指揮部舊址,講述紅二軍團指揮部選址、賀龍將軍得棗紅馬的故事;到達北中街,聽王孝達的革命故事,再到鼓樓南街紅二軍團十八團指揮部舊址講述十八團襲占祥云城和軍民魚水情的故事。第二條,米甸鎮紅色旅游路線。到達紅六軍團過祥云楚場古驛道舊址,講述紅軍過祥云走的路線、涌現的好人好事;到無名紅軍墓,聽尋甸小紅軍的故事;到紅六軍團首長駐地遺址——羅應弟老屋,聽紅色寶書傳山鄉的故事,走進石板巷道感受特色傳統村落和地方民俗文化。第三條,將王孝達故居、祥云縣紅色宣傳中心、普發興事跡陳列室、邊縱八支隊紀念碑幾個點串聯起來,形成祥云旅游紅色經典路線。第四條,云南驛鎮紅色旅游路線。到達紅二軍團過云南驛古驛道遺址介紹滇緬公路黨組織地下聯絡站,參觀馬幫文化博物館和二戰中印緬戰區交通史紀念館。
大力宣傳,提升知名美譽。深挖資源講好紅色故事,通過到遺址點實地調研、采訪老紅軍、革命英烈后代、歷史知情人和老黨員等,不斷挖掘鮮活祥云紅色故事。配合縣委組織部、縣融媒體中心錄制黨史微視頻,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重溫革命歷史。加強智慧營銷,加大微信、微博、微電影等新媒體運用,積極參與“一部手機游云南”等省級宣傳平臺,統一策劃營銷,發揮帶動作用,提升紅色旅游文化品位,提升其知名度。加快區域聯動,打造全域旅游。加強與大理、麗江等地的旅游對接,圍繞重新審視和謀劃祥云旅游發展,整合共享旅游資源,聯手爭取重大政策,合力推進市場開拓,構建利益共享機制,借力發展。
(作者單位:祥云縣委黨史研究室)